起源:人生低谷祸不单行
十年前,一场车祸,让正在北京从事IT设计的张雄,被迫回到了果园村老家休养。谁知,祸不单行,在一次过生日时,因放烟花不慎把房子烧了个精光,全身上下只剩下5块8毛钱。
若人生到此即为低谷的话,那张雄则算是跌到了谷底之下。不久,张雄便因车祸后遗症被查出胸腔积液,此时的张雄无力到连手机都举不起来,一点体力活都无法做。
屋漏偏逢连夜雨。一边要重新修葺家中房屋,一边还要使用特殊药物,做手术,抽取胸腔积液,这种状态从年起一直持续了5年,家里外债更是高达20万元。
生活与金钱无情地压迫着这个从北京高校毕业的青年,就连从大学就走到一起的伴侣也离她而去,张雄更因此对人生充满了怀疑。
在果园村产业联合党支部村民办事大厅内,记者见到了张雄。如今,他已从曾经的低谷中完全走了出来,身体也基本恢复了,眼神中,一股自信与刚毅油然而生。
庆幸:葡萄相依支部相助
在果园村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买了车,买了房,还要生娃,那就是张雄。如今的张雄,已成为了果园村产业联合党支部书记,更是村里的葡萄种植大户,50亩地的葡萄园子,每年纯利润逾百万。
回想起曾经的日子,张雄至今感慨不已。“幸好当时家里还种了3亩8分地的葡萄,由于是露天种植,技术也不是很成熟,每年利润最多也就多元,对于当时的情况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就连葡萄生产的农资都是从村上赊来的!后来又从自家三妹手中转来了5亩多地,但由于没有启动资金,日子也是难熬!”
慢慢的,张雄的身体逐渐恢复了一些,也可以做一些农活了。在省领导联系产业扶持的一次下访过程中,了解到了张雄的情况。当时,让张雄最记忆犹新的一句话就是:跟着党走,共产党有一口吃的,你就有!随后,张雄便正式入党成为了种植户党员。
后来,在村里的担保下,张雄以母亲的名义拿到了8万元的妇女创业贷款,并投入到葡萄种植当中,村里也派出专业技术服务队进行指导,从露天种植改成大棚避雨栽培,当年葡萄就卖了6万多元,一下就让张雄看到了希望,并逐渐摸索到了一套自己种葡萄的心得。
有了技术,张雄的葡萄产量一下就增长起来了,品质也有了很大提升。“品种好的,5亩地卖到20多万也不是问题!”张雄开心地说到。年,张雄终于将贷款还清了,并加入到了村里成立的产业联合党支部。
感恩:扶贫济困带动全村
随着彭山区党委政府对果园村葡萄的区域化打造,张雄逐渐意识到,要真正促进果园村葡萄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引导种植户、农户抱团取暖,实现规模化,朝着家庭农场的方向发展,通过这么一小部分带动全村发展。
在产业联合党支部里,张雄几乎花费了一半以上的时间,积极与村里的自强葡萄专合社展开合作,共同寻找商家,为种植户、农户拓展销路,同时开展大型培训会,为村民传授葡萄种植技术,并派专业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培训,村民自家田地的产量也一下有了很大提升。
如今,果园村葡萄种植规模户已占整个示范园区一半以上。“现在我们一亩地产量基本控制在斤内,产值2万左右,虽然产量还可以再增一些,但我们的目的就是控量、优品,要种,我们就种彭山最好的葡萄!”张雄坚定地说到。
随着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张雄却丝毫没有忘记之前低谷的那些日子。“多亏了党委政府的关心,村里的扶持帮助,我才能从困境中走出来。”张雄说。
据了解,在张雄的葡萄园子里,还有7位异常特殊的“工人”,他们几乎都是村里家庭情况比较贫困的,有的甚至是精准扶贫户。
现在,通过在张雄的葡萄园子里务工,每天都有70元的收入。60多岁的余某,先前因老伴生病导致家庭贫困,如今老俩口几乎天晴下雨都在张雄的园子务工,一年下来竟有4万多的收入,老两口生活也更有信心了。
对此,张雄表示,葡萄园打理本来就需要一定的人工,能够帮助他们脱贫,让他们从困境中走出来,自己心里也很开心!
来源:中国网生活消费,作者:刘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葡萄通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