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无酒不成席”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把酒搬上餐桌,随着人们接触酒精的机会增多,受到酒精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严重。
而酒喝多了,肝脏却受不了!
长期饮酒者,在大量酒精的作用下,会使肝细胞产生急性的发炎症状,轻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严重者会出现黄疸或体重减轻,偶尔也会有腹水的现象;
这时若还不停止喝酒,继续损伤下去,肝细胞就会脱落,开始形成纤维,继而导致整个肝脏变硬,这种状态俗称“肝硬化”;
肝硬化离肝癌只有一步之遥,80%的肝癌都是肝硬化转化而来。
所以,长期喝酒的人,一定要及时辨认出自己的肝脏是否健康。
酒后4种“反应”不断出现,十有八九是肝脏损伤,占1个也别硬抗!
反应一、酒后易醉、脸发白
一般来说,人酒量的大小,基本取决于体内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数量,而这一般是由遗传所决定的。
所以,一旦酒量下降,浅尝则醉,要需要警惕是不正常的表现。
很可能是肝脏代谢酒精、排毒解毒方面出了问题,要小心是肝功能下降所致。
喝酒后脸白的人,表示体内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都很少,主要靠肝脏里的酶起作用,这类人很容易出现肝损伤。
反应二、食欲减退、腹泻
酒精摄入过量,就会导致过多的热量堆积体内,肝脏无法及时代谢,就会产生酒精性脂肪肝。
所以,酒后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乏力以及腹胀等表现,肝区还会感到隐隐作痛。
不少人在酒后2~3小时会出现腹泻,要小心是“肝源性腹泻”,出现这样的原因是肝脏分泌胆汁减少,消化食物的能力大大下降,很大一部分源于酒精对肝脏产生了致命损害。
反应三、尿液发黄、如茶
一般来讲,绝大多数人的尿液都呈清澈或者淡黄色,但除了饮食引发的尿液发黄之外,如果酒后自己尿液颜色一直比较深,那么有可能是肝脏发生了病变。
肝功能异常的话,就会影响到胆红素的代谢,胆红素进入血液当中增多就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尿色深如茶色。
反应四、酒后恶心呕吐
酒精一旦摄入过量,就会导致“酒精性脂肪肝”。脂肪肝在初起时,身体一般不会有很明显的症状,若脂肪肝开始加重,肝功能异常受损,人就会常常感到恶心呕吐。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没喝酒,也会不自觉地出现恶心呕吐。长期喝酒者,想养肝,平日里做好这5点,谨防肝脏硬化!
第一句:懂得正确喝酒
首先,酒前:不空腹。喝酒时:多喝水,小口饮用,不混饮。酒后:及时解酒,多吃些解酒的食物。
如:新鲜水果,蔬菜汁,蜂蜜水等。这些食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快酒精的分解速度,并缓解喝酒后的头痛、头晕、反胃、恶心等症状。
第二句:多吃清肝食物
酒精被大量摄入体内,肝脏就会遭到“毒害”作用,继而导致肝脏恶化,所以,平时一定要多吃清肝食物,最简单的就是喝茶。茶水可以帮助肝脏代谢和解毒,减少酒精残留。
喝酒者,可以用蒲公英玉兰根茶泡水喝
蒲公英和玉兰根,都是“药食两用”的小植物,并且都可以很好的保护肝脏,二者搭配,保肝护肝效果加倍。
蒲公英,可清肝肝毒,能增强肝脏的再生能力,并且,可以降肝火,保护肝脏健康,是在许多预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营养品。
玉兰根,清肝利胆,可加速细胞修复速度,对肝脏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尤其对酒精性肝损伤效果显著。
并且,玉兰根还可以帮助降尿酸、防痛风,有助于喝酒者预防痛风。
二者搭配泡水喝,对于排肝毒,减少肝脏压力,修复肝损伤都是不错的选择!
三、好睡眠养好肝脏
人卧则血归于肝,也就是说在休息的时候,肝脏才会得到更多的滋养。
睡好子午觉,有助于养肝血,促进肝脏健康。
子时熟睡,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肝脏解毒能力,促进肝细胞恢复。
午时小憩,可有助于肝脏功能的正常发挥。
所以,长期喝酒的人,一定注意养成规律睡眠,减少熬夜。
四、勤按解酒穴位
1、关冲穴:此穴位在无名指末节指甲旁边,距指甲角0.1寸。
手法及功效:用指甲每次掐10秒后放松2秒再重复掐按,两侧的手指掐按5次且用力要均匀,使穴位能感到有微微的酸痛。
此穴位能够促进水液循环代谢,也有促进酒精代谢的功效,当醉酒还较清醒时,用手指掐一掐关冲穴,缓解醉酒,快速恢复清醒。
2、百会穴:位于头部,在两耳郭尖端连线与头部前后正中线的交叉点,也就是在头顶的正中心。
手法及功效:用一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百会穴上,由轻到中的按3-5下,然后再向左向右的旋转揉动30-50次即可,能有效缓解醉酒后的头痛和宿醉等。
五、完善肝脏检查
我们都知道肝脏没有痛觉器官,不痛不痒,即使受了损伤,也不容易察觉,因此,一发现就是晚期。
所以,长期喝酒的人,一定要学会完善肝脏检查。
第1,CT检查,首先应要进行的就是肝脏部位的检查,直接做ct查看自己的肝脏部位是否有异常之处。
第2,血液检查,查看自己血液当中是否含有其他有害物质,一旦发现,应该要尽早和医生进行沟通。
第3,胸腔检查,查看胸腔是否有多余的积液,毕竟有很多肝硬化患者,由于胸腔积液越增越多,引起了严重的慢性肝脏疾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