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的赵女士孕37周的时候突然出现胸闷胸痛,且胸痛时呼吸急促、剧烈难忍、不能平卧,医院就诊查B超提示少量心包积液,考虑急性心包炎、主动脉夹层待排。当天紧急转医院急诊科,急诊检查胸痛三联CTA排除急性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和严重冠脉病变,同时发现有左下肺炎、胎儿窘迫、单脐动脉。为了保住胎儿,当天就行急诊剖腹产手术,娩出一健康男婴,产妇转入ICU监护,一周后转入心内科CCU病房。入CCU当天下午就出现39度的高热体温,数次发作胸背部剧烈疼痛。此后,升级抗菌素强化抗感染治疗,但肺部感染却持续加重,复查肺部CT提示心包积液量非但没有减少,左胸出现多个包裹性胸腔积液、几乎整个左肺发生实变,患者间断发生剧烈胸痛、高热,到6月27日清晨患者出现呼吸急促、严重低氧血症、心动过速、血压偏低等症状。医疗组组长叶显华主任意识到病情复杂且凶险,当即汇报医务科请求紧急全院会诊。
6月27日上午10点半,医务科组织了心内科、感染科、呼吸科、胸心外科进行了第一次疑难病例大会诊。但由于病情复杂,进展迅速,与会专家对是否行心包切开引流意见不一,然而专家们一致认为应该再尝试行心包穿刺,哪怕只抽取少量积液标本送检也是很有价值的。由于病情的不可预测性及心包穿刺潜在风险较高,当天下午,叶显华主任亲自护送患者到介入B超室,B超检查发现心包积液仅为少量,而且主要聚集在左心室后心包间隙,穿刺进针很困难,而左侧胸腔呈包裹性胸腔积液,积液量较多,于是行左侧胸腔穿刺引流出约ml淡黄色透明液体。
当天晚上患者再次出现剧烈胸痛、高热,叶主任遂向张楚副院长汇报病情。患者病情牵动了无数“市一人”的心,第二天,即6月28日下午3点半,心内科示教室里人头攒动,全院众多学科专家汇聚一堂,医院全院疑难病例多学科大会诊开始,到会的专家有:风湿免疫专家、副院长张楚,血液感染专家、副院长钱申贤,重症病学专家、医务科科长马建忠,心内科主任许轶洲、副主任叶显华,感染科主任金洁,呼吸科主任王利民,重症医学科主任胡炜,胸心外科副主任张凡,放射科副主任杨斌,院感科副主任王淑颖等等。与会专家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各抒己见,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分析了各种免疫性疾病、特异性或非特异性感染、特殊病原微生物感染等的可能性,讨论一直持续到5点半才结束。
为了尽可能为产妇降低外科手术的不确定性风险,会诊一结束,马建忠科长、叶显华主任等医师再一次护送患者来到介入B超室。超声介入专家徐陈柯、陈创华等医师不顾工作一天的劳累连夜加班,再一次尝试行心包穿刺抽液。
明亮的手术灯下,身着紫色手术服的徐陈柯、陈创华等医师,不断引导患者变换各种体位,找到一个不到一厘米的间隙,有从剑突下进针穿刺成功的可能。但是穿刺必须毫厘不差,稍有闪失,就可能误伤心肌或纵隔,穿刺的困难可想而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豆大的汗珠凝集在两人的脸上,空气似乎要凝固了。两位医师小心翼翼地不断尝试从不同角度进针,经过近两个小时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穿刺成功,穿刺针头精准进入心包腔,引流出近ml血性液体,患者心脏压塞症状立即减轻,低氧血症改善,并及时送检病原学检查和常规检查。陈创华医师再接再厉,又再一次成功穿刺左侧胸腔留置引流管。
当晚,检验科主任王贤军积极调配科室骨干力量落实病原菌检查和常规心包积液图文检查,将精准的报告以最快速度提供给一线临床医师,特别是心包积液图文报告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抽取积液后第二天,赵女士体温就开始下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未再发作胸痛,胸腔积液引流通畅,脸上又开始浮现红润的光泽。到今天为止,患者已连续十天体温正常,病情渐趋稳定。
医院强劲的实力,多学科强强联动精确施治,“市一人”逆势攻坚再写生命的华丽篇章。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