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打卡临床执业模拟题来啦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模拟题来啦~

考临床的小伙伴快看过来!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一起来打卡吧~

01

E。

解析:①目前对宫颈癌早期病例的诊断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高危型HPV-DNA检测、阴道镜检查、子宫颈活组织检查的“三阶梯”程序。宫颈细胞学检查仅用于筛查。阴道镜检查可提高诊断确率。宫颈及宫颈管活体组织检查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确诊依据(E)。宫颈碘试验主要用于定位可疑病变部位。

02

B。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一种可能由不同病因和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进而导致全血细胞减少,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故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最重要论据是骨髓造血细胞减少(B对)。抗贫血治疗无效(A错)、网织红细胞减少(C错)、无肝脾淋巴结肿大(D错)、全血细胞减少(E错)都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但不具有特异性,不是最重要的论据。

03

E。

解析:口渴为高渗性缺水时的常见表现(需注意:等渗、低渗性缺水并不出现口渴),谵妄属重症高渗性缺水患者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E对)。头晕、视力减退(B错),淡漠、反应迟缓(C错),手足麻木(A错)均常见于低渗性缺水患者。嗜睡(D错)常见于水中毒患者。

04

A。

解析:①系统性红斑狼疮分为6型,其中Ⅳ型为弥漫性增殖漏,短期内易发生急性肾衰竭,应及早使用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之后常规使用激素,并同时给予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答案为A;②虽然甲氨蝶呤、长春新碱、依木兰(硫唑嘌呤)、雷公藤总苷均属于免疫抑制剂,但狼疮肾炎应首选环磷酰胺。

05

B。

解析:体内存在的针对自身抗原的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桥本甲状腺炎(B对)是自身反应性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病。需要注意的是,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也是自身反应性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病,但本题E选项为胰岛素抗性糖尿病,注意区分。肺出血-肾炎综合征(A错)、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错)、重症肌无力(D错)胰岛素抗性糖尿病(E错)是自身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病。

06

A。

解析: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此时水和钠成比例地丢失,因此血清钠仍正常,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也正常,可静脉滴注平衡盐溶液(电解质含量和血浆内含量相仿)(A对)使血容量得到尽快补充。5%葡萄糖(B错)溶液与0.45%氯化钠(C错)溶液主要用于高渗性缺水的补液。需注意的是:虽然5%葡萄糖溶液在临床上也视为等渗溶液,但事实上其钠离子浓度低于血浆浓度,因此可用于高渗性缺水的治疗。10%葡萄糖(D错)和3%氯化钠(E错)为高渗溶液,可导致渗透性利尿,加重缺水。

07

C。

解析:这道题选C锥体束征: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出现的原始反射。表现为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当锥体束病损时,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功能而释放出踝和(足母)趾背伸的反射作用。1岁半以内婴幼儿由于锥体束尚未发育完善,可以出现上述反射现象。成年病人若出现则为病理反射。

08

E。

解析:先兆症状在头痛之前或头痛发生时(B错)发生,持续时间不超过60分钟(E对),常以可逆的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为先兆,表现为视觉、感觉、言语和运动的缺损或刺激症状(AD错)。最常见为视觉先兆,如视觉模糊、暗点、闪光、亮点亮线或事物变形(C错)。

09

E。

解析:Allen试验用于检查桡尺动脉的通畅和相互吻合情况(E对)。具体步骤如下:①嘱患者用力握拳,检查者两手拇指用力分别按压阻断手腕与前臂交界处的尺、桡动脉;②让病人手掌放松、伸指,此时手掌部苍白,然后放开尺动脉,观察手掌颜色;③重复上述试验,放开桡动脉,观察手掌颜色。若手掌颜色5s之内迅速变红或恢复正常,即Allen试验阴性,表明尺动脉和桡动脉间存在良好的侧支循环,可以行动脉穿刺;相反,若5s手掌颜色仍为苍白,即Allen试验阳性,这表明手掌侧支循环不良。禁做介入、动静脉内瘘等手术。手部肌腱损伤情况(A错)主要通过检查手指的屈伸运动能否。手指末端血运情况(B错)主要通过检查手指末端颜色、温度、毛细血管搏动情况等。手部神经损伤后的恢复情况(C错)及手部神经损伤程度(D错)主要通过检查手部的运动和感觉。

10

A。

解析:肩关节脱位可分为四种类型,即前脱位、后脱位、上脱位及下脱位。由于肱骨头较大,关节盂浅而小,关节囊松弛,其前下方组织薄弱,故肩关节前脱位最为常见(A对)。

11

A。

解析:①本例为窦性心动过缓,其心脏起搏点为窦房结。窦房结心率的快慢主要取决于P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的速率,而P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的离子机制是一种外向电流(K+外流)逐渐减弱及两种内向电流(Na+内流Ca2+内流)逐渐增强所致,故窦房结细胞K+外流衰减加快、内向离子流增强,将导致4期自动去极化加速,心率增快,故不答BE。窦房结细胞T型钙通道激活减少,Ca2+内流减少,将导致窦房结4期自动去极化减慢,使心率减慢,故答案为A。②CD项主要影响心肌的传导性,而不是自律性,故不答CD。

12

E。

解析:①用力肺活量(FVC)是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一秒量也称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是指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在第1秒内所能呼出的气体量。一秒率是指FEV1/FVC的比值。②胸腔积液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以肺容量减少为特点,表现为残气量(RV)、肺总量(TLC)、一秒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下降,但一秒率(FEV1/FVC)仍可基本正常(E错)。

13

D。

解析:①患者应诊断为间日疟,为防止复发应首选伯氨喹(D对)。②乙胺嘧啶常用于病因性预防。奎宁常用于控制间日疟的症状。青蒿素常用于脑性疟的抢救及耐氯喹的恶性疟的治疗。甲氟喹主要用于控制疟疾症状,但起效较慢。

14

D。

解析:①右股深部巨大血管瘤术中可能损伤股静脉,加之术后长时间卧床,易造成股静脉血栓形成。拆线后下床活动,在下肢肌肉泵挤压作用下,股静脉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可导致患者迅速死亡。②脑血管意外常发生于左心血栓脱落,心肌梗死多见于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脂肪栓塞多见于股骨干骨折等,均与本例不符。本例没有休克征象(C错)。

15

E。

解析:获取目的基因(特异性DNA片断)的方法包括:利用DNA合成仪通过化学合成法合成、基因克隆、利用反转录酶合成、聚合酶链反应(PCL-)等。目前,以PCL-最为常用。PCL-是一种在体外利用酶促反应获得特异序列基因组DNA或cDNA的专门技术。目前,很少从外周血细胞制备而获取目的DNA。

16

E。

解析:患者为青年男性,突发右胸痛,无发热、咳嗽,右胸廓稍饱满,语音震颤减弱,叩诊呈鼓音,呼吸音消失(为气胸的典型表现),根据其临床表现和体征,考虑诊断为气胸(E对)(符合气胸的典型症状及体征)。肺不张(A错)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心动过速等,叩诊实音。胸腔积液(B错)最常见的症状为呼吸困难,多伴有胸痛和咳嗽,患侧语颤减弱,叩诊浊音或实音。肺炎(C错)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患侧语颤增强,叩诊呈实音。肺气肿(D错)虽有不同程度的气促及呼吸困难,体征也与自发性气胸相似,但肺气肿患者的呼吸困难多呈长期缓慢进行性加重,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17

D。

解析:患者在运动之后出现气促,双肺可闻及散在哮鸣音,考虑诊断为支气管哮喘。该患者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最可能是因为受到运动刺激因子的作用而引发的气道高反应性(D对)。气道重构(E错)是哮喘的重要病理特征,见于哮喘长期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见到支气管平滑肌肥大/增生、气道上皮细胞黏液化生、上皮下胶原沉积和纤维化等表现。肺血管阻力增加(A错)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如室间隔缺损),并且发作与运动无关。急性左心衰(B错)导致的心源性哮喘患者一般为中老年患者(题干中为青年男性),临床表现为端坐呼吸,阵发性咳嗽,常咳出粉红色泡沫痰。神经因素是哮喘发病的重要环节之一,神经调节失衡(C错)常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慢性气道炎症有关,参与气道高反应性的形成,是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机制之一。

18

C。

解析:①老年急性心梗患者,端坐位呼吸频率增快,双肺湿性啰音,有肺淤血的体征,应考虑合并急性左心衰竭。②患者血压为/60mmHg,可排除休克。肺部感染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与本例不符。呼吸衰竭应有发绀、缺氧症状及PaO2<60mmHg的表现。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多发生于急性心梗后数周至数月,本例心肌梗死仅10小时,不会发生心梗后综合征。

19

B。

解析:①患者持续性胸痛4小时,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应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故最易并发房室传导阻滞。②室性期前收缩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常见心律失常类型。急性心梗时,室上性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速、房早、房颤)均少见。

20

D。

解析:①心脏骤停后,脑急性缺氧可致脑组织损害,发生脑水肿。表现为体温升高、抽搐、惊厥等。②体温升高、抽搐、惊厥的表现与肺水肿、心力衰竭、肾衰竭不符,故不答ABC。脑死亡常表现为肌张力完全丧失,而不是抽搐、惊厥等肌张力增高的表现。

01

早期宫颈癌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是:

A.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B.宫颈碘试验

C.阴道镜检查

D.高危型HPV-DNA检测

E.宫颈及宫颈管活体组织检查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和解析

E。

解析:①目前对宫颈癌早期病例的诊断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高危型HPV-DNA检测、阴道镜检查、子宫颈活组织检查的“三阶梯”程序。宫颈细胞学检查仅用于筛查。阴道镜检查可提高诊断确率。宫颈及宫颈管活体组织检查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确诊依据(E)。宫颈碘试验主要用于定位可疑病变部位。

02

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最重要论据是:

A.抗贫血治疗无效

B.骨髓造血细胞减少

C.网织红细胞减少

D.无肝脾淋巴结肿大

E.全血细胞减少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和解析

B。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一种可能由不同病因和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进而导致全血细胞减少,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故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最重要论据是骨髓造血细胞减少(B对)。抗贫血治疗无效(A错)、网织红细胞减少(C错)、无肝脾淋巴结肿大(D错)、全血细胞减少(E错)都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但不具有特异性,不是最重要的论据。

03

高渗性缺水的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A.兴奋、手足麻木

B.头晕、视力减退

C.淡漠、反应迟缓

D.呆滞、嗜睡

E.口渴、谵妄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和解析

E。

解析:口渴为高渗性缺水时的常见表现(需注意:等渗、低渗性缺水并不出现口渴),谵妄属重症高渗性缺水患者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E对)。头晕、视力减退(B错),淡漠、反应迟缓(C错),手足麻木(A错)均常见于低渗性缺水患者。嗜睡(D错)常见于水中毒患者。

04

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炎(病理为Ⅳ型)首选的免疫抑制剂为:

A.环磷酰胺

B.甲氨蝶岭

C.长春新碱

D.依木兰

E.雷公藤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和解析

A。

解析:①系统性红斑狼疮分为6型,其中Ⅳ型为弥漫性增殖漏,短期内易发生急性肾衰竭,应及早使用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之后常规使用激素,并同时给予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答案为A;②虽然甲氨蝶呤、长春新碱、依木兰(硫唑嘌呤)、雷公藤总苷均属于免疫抑制剂,但狼疮肾炎应首选环磷酰胺。

05

主要由自身反应性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病是:

A.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B.桥本甲状腺炎

C.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重症肌无力

E.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和解析

B。

解析:体内存在的针对自身抗原的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桥本甲状腺炎(B对)是自身反应性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病。需要注意的是,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也是自身反应性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病,但本题E选项为胰岛素抗性糖尿病,注意区分。肺出血-肾炎综合征(A错)、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错)、重症肌无力(D错)胰岛素抗性糖尿病(E错)是自身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病。

06

下列溶液中,适合治疗等渗性缺水的是:

A.平衡盐溶液

B.5%葡萄糖

C.0.45%氯化钠

D.10%葡萄糖

E.3%氯化钠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和解析

A。

解析: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此时水和钠成比例地丢失,因此血清钠仍正常,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也正常,可静脉滴注平衡盐溶液(电解质含量和血浆内含量相仿)(A对)使血容量得到尽快补充。5%葡萄糖(B错)溶液与0.45%氯化钠(C错)溶液主要用于高渗性缺水的补液。需注意的是:虽然5%葡萄糖溶液在临床上也视为等渗溶液,但事实上其钠离子浓度低于血浆浓度,因此可用于高渗性缺水的治疗。10%葡萄糖(D错)和3%氯化钠(E错)为高渗溶液,可导致渗透性利尿,加重缺水。

07

锥体束损害的反射改变:

A.深浅反射均亢进

B.深浅反射均减弱或消失

C.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

D.深反射亢进,浅反射正常

E.深反射减弱或消失,浅反射正常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解析:这道题选C锥体束征: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出现的原始反射。表现为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当锥体束病损时,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功能而释放出踝和(足母)趾背伸的反射作用。1岁半以内婴幼儿由于锥体束尚未发育完善,可以出现上述反射现象。成年病人若出现则为病理反射。

08

先兆偏头痛的先兆特点是:

A.感觉先兆多为双侧麻木

B.必须在头痛前发生而非与头痛同时发生

C.视觉先兆多为偏盲

D.多表现为偏侧运动障碍

E.持续时间为5~60分钟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E。

解析:先兆症状在头痛之前或头痛发生时(B错)发生,持续时间不超过60分钟(E对),常以可逆的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为先兆,表现为视觉、感觉、言语和运动的缺损或刺激症状(AD错)。最常见为视觉先兆,如视觉模糊、暗点、闪光、亮点亮线或事物变形(C错)。

09

Allen试验主要用于检查:

A.手部肌腱损伤情况

B.手指末端血运情况

C.神经损伤后的恢复情况

D.手部神经损伤程度

E.桡尺动脉的通畅和相互吻合情况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E。

解析:Allen试验用于检查桡尺动脉的通畅和相互吻合情况(E对)。具体步骤如下:①嘱患者用力握拳,检查者两手拇指用力分别按压阻断手腕与前臂交界处的尺、桡动脉;②让病人手掌放松、伸指,此时手掌部苍白,然后放开尺动脉,观察手掌颜色;③重复上述试验,放开桡动脉,观察手掌颜色。若手掌颜色5s之内迅速变红或恢复正常,即Allen试验阴性,表明尺动脉和桡动脉间存在良好的侧支循环,可以行动脉穿刺;相反,若5s手掌颜色仍为苍白,即Allen试验阳性,这表明手掌侧支循环不良。禁做介入、动静脉内瘘等手术。手部肌腱损伤情况(A错)主要通过检查手指的屈伸运动能否。手指末端血运情况(B错)主要通过检查手指末端颜色、温度、毛细血管搏动情况等。手部神经损伤后的恢复情况(C错)及手部神经损伤程度(D错)主要通过检查手部的运动和感觉。

10

肩关节脱位时,肱骨头最容易脱出的方向是:

A.前方

B.外侧

C.内侧

D.上方

E.后方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

解析:肩关节脱位可分为四种类型,即前脱位、后脱位、上脱位及下脱位。由于肱骨头较大,关节盂浅而小,关节囊松弛,其前下方组织薄弱,故肩关节前脱位最为常见(A对)。

11

女,36岁。体检发现心动过缓就诊,无不适。查体:BP90/60mmHg,心率56次/分,心律齐,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患者心动过缓最可能的机制是:

A.窦房结细胞T型钙通道激活减少

B.窦房结细胞内向离子流明显增强

C.房室延搁时间延长

D.房室交界区的有效不应期延长

E.窦房结细胞钾外流衰减明显加快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

解析:①本例为窦性心动过缓,其心脏起搏点为窦房结。窦房结心率的快慢主要取决于P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的速率,而P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的离子机制是一种外向电流(K+外流)逐渐减弱及两种内向电流(Na+内流Ca2+内流)逐渐增强所致,故窦房结细胞K+外流衰减加快、内向离子流增强,将导致4期自动去极化加速,心率增快,故不答BE。窦房结细胞T型钙通道激活减少,Ca2+内流减少,将导致窦房结4期自动去极化减慢,使心率减慢,故答案为A。②CD项主要影响心肌的传导性,而不是自律性,故不答CD。

12

女,20岁。咳嗽、胸闷1周。查体:右下肺呼吸音消失。胸部X线片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该患者肺通气功能检查最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一秒量下降

B.残气量下降

C.肺总量下降

D.用力肺活量下降

E.一秒率下降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E。

解析:①用力肺活量(FVC)是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一秒量也称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是指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在第1秒内所能呼出的气体量。一秒率是指FEV1/FVC的比值。②胸腔积液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以肺容量减少为特点,表现为残气量(RV)、肺总量(TLC)、一秒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下降,但一秒率(FEV1/FVC)仍可基本正常(E错)。

13

男,25岁。于8月份突然发病,表现为发冷、寒战、高热、大汗、隔日发作已两周。血涂片查到疟原虫。经氯喹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为防止复发,应联合应用的药物是:

A.乙胺嘧啶

B.奎宁

C.青蒿素

D.伯氨喹

E.甲氟喹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解析:①患者应诊断为间日疟,为防止复发应首选伯氨喹(D对)。②乙胺嘧啶常用于病因性预防。奎宁常用于控制间日疟的症状。青蒿素常用于脑性疟的抢救及耐氯喹的恶性疟的治疗。甲氟喹主要用于控制疟疾症状,但起效较慢。

14

男,14岁。右股深部巨大血管瘤,术后情况良好,伤口一期愈合。拆线后下床活动5分钟后,突然晕倒,抢救无效死亡。应考虑:

A.脑血管意外

B.心肌梗死

C.休克致死

D.肺动脉栓塞

E.脂肪栓塞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解析:①右股深部巨大血管瘤术中可能损伤股静脉,加之术后长时间卧床,易造成股静脉血栓形成。拆线后下床活动,在下肢肌肉泵挤压作用下,股静脉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可导致患者迅速死亡。②脑血管意外常发生于左心血栓脱落,心肌梗死多见于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脂肪栓塞多见于股骨干骨折等,均与本例不符。本例没有休克征象(C错)。

15

现在医学科学工作者通过获得大量特异DNA片段,结合适当的分析技术即可鉴定基因缺陷。当前临床或研究室获得大量特异性DNA片段最流行的方法是:

A.化学合成

B.DNA合成仪合成

C.从外周血细胞大量制备

D.基因克隆

E.聚合酶链式反应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E。

解析:获取目的基因(特异性DNA片断)的方法包括:利用DNA合成仪通过化学合成法合成、基因克隆、利用反转录酶合成、聚合酶链反应(PCL-)等。目前,以PCL-最为常用。PCL-是一种在体外利用酶促反应获得特异序列基因组DNA或cDNA的专门技术。目前,很少从外周血细胞制备而获取目的DNA。

16

男性,22岁。突发右胸痛2天,无发热、咳嗽。查体:T37.2℃,右胸廓稍饱满,语音震颤减弱,叩诊呈鼓音,呼吸音消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不张

B.胸腔积液

C.肺炎

D.肺气肿

E.气胸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E。

解析:患者为青年男性,突发右胸痛,无发热、咳嗽,右胸廓稍饱满,语音震颤减弱,叩诊呈鼓音,呼吸音消失(为气胸的典型表现),根据其临床表现和体征,考虑诊断为气胸(E对)(符合气胸的典型症状及体征)。肺不张(A错)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心动过速等,叩诊实音。胸腔积液(B错)最常见的症状为呼吸困难,多伴有胸痛和咳嗽,患侧语颤减弱,叩诊浊音或实音。肺炎(C错)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患侧语颤增强,叩诊呈实音。肺气肿(D错)虽有不同程度的气促及呼吸困难,体征也与自发性气胸相似,但肺气肿患者的呼吸困难多呈长期缓慢进行性加重,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17

男,21岁。3天前受凉后“感冒”,症状已好转。1小时前参加篮球比赛后出现气促。查体:双肺散在哮鸣音,心率84次/分。该患者发病最可能的机制是:

A.肺血管阻力增加

B.心力衰竭

C.神经调节失衡

D.气道高反应性

E.气道重构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解析:患者在运动之后出现气促,双肺可闻及散在哮鸣音,考虑诊断为支气管哮喘。该患者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最可能是因为受到运动刺激因子的作用而引发的气道高反应性(D对)。气道重构(E错)是哮喘的重要病理特征,见于哮喘长期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见到支气管平滑肌肥大/增生、气道上皮细胞黏液化生、上皮下胶原沉积和纤维化等表现。肺血管阻力增加(A错)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如室间隔缺损),并且发作与运动无关。急性左心衰(B错)导致的心源性哮喘患者一般为中老年患者(题干中为青年男性),临床表现为端坐呼吸,阵发性咳嗽,常咳出粉红色泡沫痰。神经因素是哮喘发病的重要环节之一,神经调节失衡(C错)常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慢性气道炎症有关,参与气道高反应性的形成,是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机制之一。

18

女性,70岁。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0小时。查体:端坐位,呼吸30次/分,BP/60mmHg,心率次/分,律齐,双肺满布中小湿啰音。该患者最可能合并:

A.休克

B.肺部感染

C.心力衰竭

D.呼吸衰竭

E.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解析:①老年急性心梗患者,端坐位呼吸频率增快,双肺湿性啰音,有肺淤血的体征,应考虑合并急性左心衰竭。②患者血压为/60mmHg,可排除休克。肺部感染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与本例不符。呼吸衰竭应有发绀、缺氧症状及PaO2<60mmHg的表现。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多发生于急性心梗后数周至数月,本例心肌梗死仅10小时,不会发生心梗后综合征。

19

男,65岁。持续胸痛4小时,心电图提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2mV,最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是:

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B.房室传导阻滞

C.室性期前收缩

D.房性期前收缩

E.心房颤动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

解析:①患者持续性胸痛4小时,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应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故最易并发房室传导阻滞。②室性期前收缩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常见心律失常类型。急性心梗时,室上性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速、房早、房颤)均少见。

20

男性,40岁。因创伤致心跳呼吸停止,经复苏后恢复,继而出现体温升高、抽搐、惊厥,病人可能并发:

A.肺水肿

B.心力衰竭

C.肾衰竭

D.脑水肿

E.脑死亡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解析:①心脏骤停后,脑急性缺氧可致脑组织损害,发生脑水肿。表现为体温升高、抽搐、惊厥等。②体温升高、抽搐、惊厥的表现与肺水肿、心力衰竭、肾衰竭不符,故不答ABC。脑死亡常表现为肌张力完全丧失,而不是抽搐、惊厥等肌张力增高的表现。

7月30日打卡!临床执业模拟题~7月25日打卡!临床执业模拟题~7月20日打卡!临床执业模拟题~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jiujiameng.net/ycjy/46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