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啦一张血常规检验单,竟能看出大毛病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白癜风抗白梦 http://nb.ifeng.com/a/20180507/6556417_0.shtml

导语

我们一定不能忽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快来了解下血常规体检是怎么一回事吧~

时光飞逝,马上就快到年关了,很多小伙伴的单位都组织了年终体检,血常规检查是检查的基本项目啦~

拿到那张血常规检查单,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看到各项数据,不少人表示蒙查查,某些指标超出正常值范围,心里不免有些担心害怕~

发烧、腹泻、腹痛、脸色苍白、乏力、皮肤有淤血……出现任何一项症状,医生往往都给患者开一个血常规验单。不过,有一些人就不太接受,“扎手指好痛!”有的妈妈甚至不愿意给孩子做这项检查,因为只要去扎手指,小孩子总是百般的不配合,哭闹不止。

然而,这项简单的检查却非常重要,血液科专家指出,一张血常规检查,不仅对整体了解身体基本情况是非常有价值的,而且可在身体还没有任何不适的情况下,及早发现某些疾病,因为高于或低于正常值均提示有患上血液病的可能。

血常规主要化验什么

首先我们要知道,血液里面究竟有些啥?

血液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另一部分是非细胞成分,指的是血浆。看,这是一管新鲜血液经过离心之后得到的分层情况:

我们看到,下层红色的就是细胞成分,上层黄色的就是血浆。而血常规化验所需要的成分,就是下层红色的细胞。血常规检测影响因素很多,患者情绪激动、运动、吃饭后、寒冷等变化均会引起血常规的变化,有的项目还有时间的影响,所以血常规检测应固定时间、在同一状态下进行检测,结果方可稳定

和“红”有关的指标

如果一系列的指标名称都含有一个“红”字,表明他们都跟红细胞相关。所以这一系列最常用于评估贫血等病。

医生们最最最想看的就是“红细胞(RBC)计数”和“血红蛋白(Hb)浓度”,俗称“血色素”了。此外,血细胞比容(Hct)也有类似作用。

至于箭头,

“↓”常表示各种贫血,包括急慢性出血、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包括孕妇及青少年因机体需要而增加血容量,造成血液稀释等生理性原因。

“↑”则表示血液浓缩或因缺氧而促使红细胞代偿性增加。

以贫血为例,大部分贫血可分为以下几类病因:

造血机器故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血液科疾病),

原料不足(缺铁性贫血),

成品破坏(溶血等),

丢失过多(急性或慢性失血,月经过多、痔疮或肿瘤引起的便血等)。

具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贫血呢?这时候医生就要结合病史并分析其他和“红”有关的指标了。

例如,“网织红细胞(Ret)”是红细胞的前身,生成不足的贫血往往会标明“Ret↓”;如果贫血伴“Ret↑”,则可能贫血是因为大量失血或红细胞受破坏导致的,此时骨髓知道体内缺红细胞了,赶紧动员造血,所以未成熟的细胞增加。

而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往往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这几个指标都是“↓”的。

至于红细胞增多的情况,大部分是暂时性的,不会遗留下什么不正常,所以不必担心。但是如果红细胞持续性增加,可能提示血液系统肿瘤。

含有“板”字的指标

这一系列的指标名称都含有一个“板”字。表明他们都跟血小板相关。医生一般也是从生成不足、消耗过多、破坏增加等方面分析病因。

例如:白血病导致的造血功能障碍,其血液中的血小板就会很低;而肝硬化患者脾功能亢进,血小板破坏的多,血小板也会很低。

而“Plt↑”有生成过多和反应性增高两大方面原因,常见原因有急性感染后、脾切除术后改变、白血病等。

白细胞大家族

那么剩下的指标都算是白细胞大家族的成员咯。

白细胞(WBC)的增加或减少主要受到中性粒细胞的影响,其次是淋巴细胞。

白细胞各种组分也保持相对稳定的比例,例如中性粒细胞正常情况下占所有白细胞的50–70%。

大部分科室的医生主要用WBC来分析感染性疾病,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升高常常对应不同类型的感染,因为WBC里的各种成分都有抵御外来入侵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

细菌感染会让前线兵种中性粒细胞升高;

但是病毒感染能绕过前线兵种,直接挑战炮兵团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算是特种兵吧,只是在面对疟疾、结核等几个敌人时才出马;

嗜酸性粒细胞是一个脾气火爆的战士,对于寄生虫感染常常积极升高应战,但是它有时候也会对一些本来无关紧要的刺激过度亢奋,引起过敏;

至于嗜碱性粒细胞,他政治立场不坚定,常常挑拨离间,它的升高常常见于自身免疫病攻击自身。

而白细胞和这些组分的降低,往往提示破坏增加或生成障碍,见于重度感染、化疗、自身免疫等。

故事新闻里最常听见的白血病,也可以通过简单的血常规发现,白血病表现为白细胞异常升高,通常是几十倍的升高。

化验单重点看三种细胞计数

血常规之所以叫“常规”,就是因为这个检查太重要了,从一张化验单中可以反映出来的信息量非常大,不仅是血液系统,甚至其他很多系统的异常,包括肿瘤都可以很早就反应在血常规检查中。

            

曾有一位50多岁的中年男性患者,身体没有不适,只是在血常规检查中发现血红蛋白偏低而被诊断为缺铁性贫血。但缺铁性贫血都是有原因的,于是医生就询问患者最近的生活习惯有什么变化。问起这个,患者才说自己的大便不一样了,由原来每天1次变为了两三次。医生建议他做个结肠镜检查,结果发现结肠长了肿瘤。肿瘤不仅影响排便习惯,还导致肠道内长期隐性失血,最后就以缺铁性贫血表现出来。这位患者后来及时手术切除了肿瘤,术后恢复良好,这得益于对血常规异常信号的高度警惕。

            

那么,面对多达20余项的血常规,我们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jiujiameng.net/xqjy/41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