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减少症: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外周血白细胞数持续4.0×/L的一组综合征;
粒细胞减少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0×/L;
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L。
①增殖或成熟障碍;
②破坏或消耗过多;
③分布异常;
④释放障碍。
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减少症多起病缓慢,少数患者可无明显症状,有症状者可有头晕、乏力、疲倦、食欲减退及低热等表现,少见合并感染。粒细胞缺乏症起病急骤,极易发生严重感染,易诱发脓毒血症或败血症。
1.WBC减少,中性粒细胞可出现中毒颗粒、空泡等多种毒性变,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相对增高。
2.红细胞和血小板大致正常。
Δ白细胞减少症血象(低倍镜)
Δ白细胞减少症血象
Δ粒细胞缺乏症血象(低倍镜)
Δ粒细胞缺乏症血象
1.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或减低。
2.粒系细胞明显减低,主要为缺乏成熟阶段的中性粒细胞,可见原始、早幼粒细胞,表明粒细胞有成熟障碍,粒细胞可有空泡、中毒颗粒等毒性变和核固缩等退行性变。
3.红系、巨核系细胞大致正常。
4.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可相对增多。
Δ白细胞减少症骨髓象(低倍镜)Δ白细胞减少症骨髓象
Δ粒细胞缺乏症骨髓象(低倍镜)
Δ粒细胞缺乏症骨髓象1.粒细胞储备池、边缘池检验:氢化可的松试验;
2.粒细胞破坏增加的检验:患者血清中溶菌酶浓度;
3.中性粒细胞特异性抗体测定。
4.骨髓CFU-GM(粒细胞及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培养及粒细胞集落刺激活性测定
5.DF32P(氟磷酸二异丙酯)标记中性粒细胞动力学测定。
测试题:
A型题
1.成人粒细胞缺乏症是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持续低于下列哪一项
A.白细胞计数3×/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8×/L
B.白细胞计数2×/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L
C.白细胞计数2.5×/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L
D.白细胞计数1.5×/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8×/L
E.白细胞计数4×10L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L
2.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发生感染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明显的变化是
A.核左移
B.核右移
C.核质发育不平衡
D.中毒颗粒
E.鼓槌体
答案:
1.B2.D